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诸城着在乌克兰掌权的亲西方政府全面施行“去俄化”政策

 巴赫穆特城市名称变动的背后,是莫斯科和基辅的长期角力,也是当地民众对自己身份认同的屡次割裂,对他们而言,战火纷飞的生活早在2014年就已开始。

  自2014年起,随着在乌克兰掌权的亲西方政府全面施行“去俄化”政策,乌克兰东部地区部分民众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从当年4月起,在顿巴斯地区,亲俄民间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爆发冲突,双方就争夺巴赫穆特(当时还被叫作阿尔捷米夫斯基)进行战斗。最终乌克兰政府军获胜,巴赫穆特重回基辅政权控制之下,此后虽然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但小规模冲突仍然不断。

  当地时间2023年3月7日,乌克兰巴赫穆特,民众参加为军事行动中丧生的乌克兰士兵举行的葬礼。视觉中国 图

  另据半岛电视台报道,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后,3月25日,俄军宣布将战略重点转移到顿巴斯地区。4月18日,顿巴斯战役打响。巴赫穆特从5月起受到俄军炮击。8月1日,俄军对巴赫穆特南部和东南部发起大规模地面袭击,俄乌两军围绕巴赫穆特的战斗正式打响。

  乌克兰总参谋部在去年8月14日表示,俄罗斯在巴赫穆特地区取得了“部分成功”。10月,俄方成功占领巴赫穆特郊区多座村庄,乌克兰军队则收复了此前失守的巴赫穆特东部。在这一时期,乌克兰成功在乌东发动反攻,俄军试图攻占巴赫穆特、并同依久姆(Izium)方向的军队汇合围攻乌军的计划破产。

  战火在冬季逐渐升级,到2022年11月初,巴赫穆特周边的大部分战斗已经变成壕沟战,俄乌双方都没有取得任何重大突破,在激烈的炮火中,双方每天都有数百人死亡。11月底,俄军突破乌军在巴赫穆特南翼的防线,双方随即开展激烈的争夺战。乌克兰武装部队发言人谢尔希·切雷瓦蒂(Serhii Cherevatyi)将巴赫穆特前线描述为“迄今为止俄乌冲突中最血腥、最残酷的部分”。

  去年12月初,俄方消息人士称,瓦格纳集团突破了乌军在巴赫穆特东部的防线,双方已经在该市东部和东南战区展开巷战。12月18日至19日,乌军在巴赫穆特的街区内发起反击,迫使瓦格纳集团撤回东郊,虽然城内交火一度平息,但巴赫穆特郊区的战火仍在继续。12月28日,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刊文分析称,俄方已越来越无力维持先前规模的攻击。

  随着时间迈入2023年,巴赫穆特愈发成为俄乌两军的交战焦点。俄军于1月 16 日占领了位于巴赫穆特以北 20 公里处的城镇索莱达尔。战争研究所在其评估中认为占领索莱达尔有助于俄军从北部向巴赫穆特推进。2月22日,俄军从东、南、北三方包围了巴赫穆特。3月3日,乌军摧毁了横跨巴赫穆特河的两座关键桥梁,7日,部分乌军撤退至巴赫穆特河沿线。

  据美联社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就此警告说,经过几个月的激烈战斗后,不排除巴赫穆特在未来几天失守的可能。但他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战争转折点的到来。


一键呼叫开锁服务
0536-6061234
一键呼叫开锁服务
0536-6061234